2021年7月17日 星期六

偈頌7:「已截繩束高」、「已壞車斷索」

 偈頌7:「已截繩束高」、「已壞車斷索 

經論名稱

前半偈頌

後半偈頌

《阿毘曇八犍度論》

已截繩束高,亦意等相依,

覺為已度塹,彼是世梵志。

《阿毘達磨發智論》

已壞車斷索,流注及隨行,

度塹於世間,唯佛稱梵志。

T210《法句經》〈梵志品 3516

斷生死河,能忍度,

自覺出塹,是謂梵志。

《出曜經》〈梵志品 3458

斷生死河,能忍度,

自覺出塹,是謂梵志。

《法集要頌經》〈梵志品 3357

能斷生死河,能忍超度世,

自覺出苦塹,是名為梵志。

巴利《法句經》398

已經切斷了皮帶與韁繩、繫繩與綁在一起的配件的人,

已經移開門栓(去除了障礙)的人,已經覺悟的人,我稱他為婆羅門。

巴利《法句經》398

Chetvā naddhi varattañca sandāna sahanukkama;

Ukkhittapaligha buddha tamaha brūmi brāhmaa.

梵文《法句經》33.58

chittvā naddhrīn varatrān ca satāna duratikramam |

utkiptaparikha buddha bravīmi brāhmaa hi tam ||

犍陀羅《法句經》 

chetva nadhi valatra ya

sadaa samadikrammi

ukitaphalia vira

tam aho brommi brammaa.

 

《出曜經》卷30〈梵志品 34〉:

「斷生死河,能忍超度,

自覺出壍,是謂梵志。

如彼行人為五欲所繫,流轉生死之河,要須大聖指授權宜,從此岸得至彼岸。如來降形,非事不豫,要接有緣,後乃滅度。壍者憍慢之壍,能度此壍不為憍慢所繫,能具此者故名為梵志。是故說曰『斷生死[18]河,能忍超度,自覺出壍,是謂梵志』。」(CBETA, T04, no. 212, p. 774, b29-c7)

[18]河=流【宋】【元】【明】。

經論名稱

前半偈頌

後半偈頌

《阿毘曇八犍度論》

已截繩束,亦意等相依,

覺為已度塹,彼是世梵志。

《阿毘達磨發智論》

已壞車斷索,流注及隨行,

度塹於世間,唯佛稱梵志。

T210《法句經》〈梵志品 3516

斷生死河,能忍度,

自覺出塹,是謂梵志。

《出曜經》〈梵志品 3458

斷生死河,能忍度,

自覺出塹,是謂梵志。

《法集要頌經》〈梵志品 3357

猶如網叢林,無愛況有餘,

佛有無量行,無跡誰跡將?

巴利《法句經》398

已經切斷了皮帶與韁繩、繫繩與綁在一起的配件的人,

已經移開門栓(去除了障礙)的人,已經覺悟的人,我稱他為婆羅門。

巴利《法句經》398

Chetvā naddhi varattañca sandāna sahanukkama;

Ukkhittapaligha buddha tamaha brūmi brāhmaa.

梵文《法句經》33.58

chittvā naddhrīn varatrān ca satāna duratikramam |

utkiptaparikha buddha bravīmi brāhmaa hi tam ||

犍陀羅《法句經》 

chetva nadhi valatra ya

sadaa samadikrammi

ukitaphalia vira

tam aho brommi brammaa.

 

《出曜經》卷30〈梵志品 34〉:

「斷生死河,能忍超度,

自覺出壍,是謂梵志。

如彼行人為五欲所繫,流轉生死之河,要須大聖指授權宜,從此岸得至彼岸。如來降形,非事不豫,要接有緣,後乃滅度。壍者憍慢之壍,能度此壍不為憍慢所繫,能具此者故名為梵志。是故說曰『斷生死[18]河,能忍超度,自覺出壍,是謂梵志』。」(CBETA, T04, no. 212, p. 774, b29-c7)

[18]河=流【宋】【元】【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